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深刻阐释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全面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目标新要求。讲话具有宽广的历史视野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一篇新形势下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上来,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
总书记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刻影响和指导意义,全面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要求从“真懂真信”“为什么人”“怎么用”三个方面切实落实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讲话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了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方法路径。我理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是“坚持”,二是“发展”,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加深理解,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真研究解决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高校肩负着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重任。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一要加强理论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高校教师入职培训、理论学习、研修考察的重点,结合党史国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大力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全面落实,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三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建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和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努力把高校建成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坚强阵地。
二、体现中国特色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书记鲜明提出,加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握住“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总思路,体现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专业性的特点,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好这样的总思路和基本要求,我感到,最重要的是增强“三个自信”,核心是文化自信,着力打造中国学术、中国理论,这就要求我们:一是秉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融通起来,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二是以当代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以创新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三是以创新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高校拥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80%的研究力量、80%的研究成果,代表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实力和水平。我们要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力支撑。一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进一步深化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重大实践经验总结研究,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融通转化。二要完善学科体系。统筹基础学科、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努力建成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世界一流学科。三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深入实施中国特色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研究基地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新型高校智库。四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人才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国学术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育人育才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心任务
总书记提出,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高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我们要把育人育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以学生为根本、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形成“三位一体”育人育才新格局。一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改革教学管理,完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良性互动机制,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要抓好教材建设。以提升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为重点,推进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反映世界学术前沿最新成果,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三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实施好各类人才支持计划,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相衔接,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与党同心同德、引领时代发展和社会风尚的理论家、思想家。
四、加强党的领导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障
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协调各方力量统筹推进。一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落实“十三五”规划、推动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分层次系统推动党员干部和师生的学习研讨。高校各院系和研究机构要加强对讲话精神的理论研究,深入宣传阐释,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座谈会、学习报告会、理论研讨会等,推动学习贯彻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二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统筹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阵地、重大研究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重大资金分配、重大评价评奖活动,激发科研活力。统筹国家层面研究和地方层面、学校层面研究,优化科研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处理好投入和效益、数量和质量、规模和结构的关系,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能力。三要改革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优秀咨政成果赎买制度。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建立规范的奖励体系,表彰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获得感。四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将学风建设要求体现到教学评估、学位授予、科研立项、教师考核、职务评聘等各方面,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相结合的师德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上来,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
(本文为作者2016年5月26日在高校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